1改进调研
每位市领导每年到基层调研时间不少于两个月
2为民解难
市领导每年要在基层蹲点调研5-7天
3沟通民意
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4精简会议
没有实质内容的会议坚决不开,开短会,讲短话
5减少文件
文件要简明扼要,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一律不发
6规范出访
出访严格执行中央及省市因公出国(境)经费开支标准
7改进报道
减少市领导单纯行踪性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数量、字数和时长
8控制文稿
除市委统一安排外,市领导个人不发贺信、贺电,不题词、题字
9规范公车
严禁超编、超标配备公务用车
10简化接待
不进行交通管制,不用制式警车带路,不亮警灯,不拉警报
11厉行节俭
合理安排就餐形式,不上高档菜肴,不安排宴请
12廉洁从政
从严要求配偶、子女、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及省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十项规定,结合苏州实际,市委制定出台了“十二项规定”。
规定明确要求,市领导同志要改进调查研究,要善于解剖麻雀,探求发展规律,提出解决办法。每位市领导同志每年到基层调研时间不少于两个月。调研过程力戒走马观花和搞形式主义。要解决民生难题,继续深化党员关爱帮扶生活困难群众行动,深入推进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真正与群众面对面、手牵手、心连心,市领导同志每年要在基层(镇、村)蹲点调研5-7天。
要加强民意沟通,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就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与群众进行多层次、多渠道的沟通。
要精简会议活动,没有实质内容的会议坚决不开,可以合并的合并召开,不开内容重复、泛泛部署工作和提要求的会。开短会,讲短话,避免层层开会,提高会议实效。
要减少文件简报,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一律不发。倡导简洁朴实的文风,文件要简明扼要,分析问题切中要害,所提建议切实可行,严禁层层照搬。要规范出访活动,市领导同志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因公出访,按照中央及省规定严格实行量化管理。出访活动严格控制时间和范围,严格执行中央及省市因公出国(境)经费开支标准。
要改进新闻报道,苏州市领导同志相关的会议和活动报道,要坚持从工作需要、新闻价值和社会效果出发,减少单纯行踪性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数量、字数和时长。
要控制文稿发表,苏州市主要领导同志发表署名讲话和文章,由市委办公室统一安排。其他市领导同志一般不发表署名文章。除市委统一安排外,市领导同志个人不发贺信、贺电,不题词、题字。
要规范公车管理,严格执行编制规定、预算管理和配备标准,从严控制公务用车的数量和经费规模,严禁超编、超标配备公务用车。
要简化接待工作,严格控制市领导同志考察调研陪同人数,不进行交通管制,不用制式警车带路,不亮警灯,不拉警报,尽量不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和社会生活,力戒扰民。
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各项规定。严格控制大型群众活动规模。根据会议活动人数,合理安排就餐形式,不上高档菜肴,不安排宴请。
要坚持廉洁从政,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做到自重自醒,自警自励、警钟长鸣、防微杜渐,保持艰苦奋斗本色,主动接受人民监督,从严要求配偶、子女、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
蒋宏坤强调,要狠抓学习宣传,将学习中央和省有关规定,落实我市十二项规定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要狠抓领导示范,从领导班子做起,从“一把手”做起,带头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一级带一级;要狠抓规定执行,认真开展自查自纠,着力整治“慵懒散奢”等不良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