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
学习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各中全会有关决议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两学一做”、“深化教育领域整体性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新一轮高考改革”、“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的精神内涵和实质要义,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为行动指南。根据教研室和学校的统一要求,坚持教育立德树人导向,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全面提高生物教育质量。切实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以学生发展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来引领课堂教学,发挥教育科研的引导作用,树立教科研兴组的思想,聚集核心素养,紧跟课程改革的步伐,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本组更多的青年教师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学校乃至于苏州市的教育教学骨干。
|
二、工作目标(含教研组目标和各备课组目标)
高一备课组:高一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学生出现了分层,要关注重点班中有部分对生物感兴趣的学生,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生物学素养,在高一学期末的分班中引导这些学生选修生物。大部分学生主要是参加必修考试,平时教学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结合学业水平测试要求的难度,在高一的时候能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在学测复习的时候就能轻松一些。本学期要完成必修三的教学任务,虽然本学期时间较短,而且学期初每周只安排了两课时,但教学进度不能慢,以免耽误高二学测的复习。
高二备课组:对于必修班的教学,针对学生绝大多数保C的要求,研究考纲,把握备课的内容和难度,要研究复习方法的多样性,努力提高课堂复习效率,全力以赴争取100%的通过率。选修班的教学必须完成两本选修教材的教学任务,同时要研究选修内容和必修内容的有机联系,让学生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知识的延续,拓展和提升。期末统测考5本书。做好奥赛培训,报名和初试工作。
高三:虽然本学年没有选修生物的学生。但是高一、二的老师仍应着眼高考,所谓站得高看得远。关注高考研究的新动向,做高考试卷和模拟卷的提升教师自身的解题能力,参与教研室组织的各种与考试研究有关的活动,做到离岗不离教。
教研组总目标:各备课组的教学工作有序开展,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备课
组认真参加市级教研活动,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提高素养。同时
继续围绕生化组的学科基地建设认真开展生物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对已初步成
型的校本课程进一步完善。加强组内教科研能力的培养,督促青年教师开展课题
研究,促进教师个人发展。
|
三、工作内容(含教研组内容和各备课组内容,包括常规工作和重点工作)
1. 作好教学常规工作。按学校要求,加强纸质备课,课堂教学要有一定的
板书,作业有布置就要有批改。高一和高二选修的常规实验能做的都要开设。
2.切实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坚持每3-4周召开一次教研活动。继续
开展每月一次的备课组开课和评课活动。期初布置备课组长即时制定备课计划和制定教学进度表,加强两周一次的备课组活动并做好完善的记录。按照教研室的要求沉入课堂,研究课堂,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向课堂要成绩。
3.每位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活动,各年级均有市级教学研讨会、高中新课程观摩展示活动、“一师一优课”等等。青年教师多参与,去看看学他人所长,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4、多做近几年的各地的高考试卷,多研究,在研究试题的同时也能提高出卷的能力。
5.认真完成学校,教研室布置的其他各项任务。(内容见学校和教研室下发的本学期工作)。
6.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教研组的工作也同样要与时俱进,要实现从传统教研向现代教研的转变,向符合时代需要的教研转变,向“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的总体需要转变。围绕近期提出的“苏式课堂”的研究,坚持以课例为载体,推动教师的教学反思与行为的及时跟进。更加关注“苏州教科院微博”、“苏州市网上教师学校”等网络教研平台,多渠道得获取教育教学的新信息,促进教科研能力的提升。
7.积极参加新课改的培训,学习先进经验,面对2018年新高考方案对教学方面提出的新要求能有一定的了解,能结合学校的特点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建议。
|
四、具体安排(按月编排,包括常规教学、教研组活动等)
|
2 月份
讨论制定教研组计划和备课组的教学进度,做好期初调研工作,开好第一次组内教研活动,布置期初工作。
|
3 月份
学校里高二备课组(必修)开展集体备课、开课、全组参与评课。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迎考。
|
4 月份
参加市直属高中校高一、高二教学研讨会。做好期中考试的出卷、阅卷和评卷工作。组织学生参加江苏省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初赛。高二备课组(选修)开课、全组参与评课。选拔一名教师参加苏州市直属高中生物基本功竞赛。
|
5 月份
高一备课组(必修)开展集体备课、开课、全组参与评课。
|
6 月份
做好期末考试的出卷、阅卷和评卷工作。教师做好学期结束总结工作。
|
日期:2018年2月25日